服务热线
170-8835-6868
孩子经常玩手机,怎么样戒掉孩子的手机瘾呢?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从应试的角度来说,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不能偏科的一门。
因为数学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环环相扣,开头没打好基础,后面就很难追上;
另一个是拉分明显。他不像作文,写得不好也多少能得点分。数学题是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一点灰色地带都没有。对于总成绩的影响十分明显。
所以,数学成绩历来是家长心中的重中之重,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掌控好数学,起码不能掉队。
不过现实情况也普遍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孩子是常态。尤其是一些妈妈,可能从小就受过数学的伤害,在教育孩子时更显得没有信心。
跟大家一样,孩子小的时候,我也有过这种担心,担心他以后数学不行可惨了,所以一直比较重视数学启蒙的方法。
现在他已经上了小学,从他在数学上的表现来看,目前效果还不错。基本上能够做到反应灵活,也习惯自己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学界推崇的数学思维模式,以及我用过的数学启蒙小游戏。
其实,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是非常喜欢数学的。他们会对物品的个数感兴趣,喜欢积木的不同排列。
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错误的学习理念会导致孩子逐渐失去兴趣,甚至讨厌和恐惧数学。
举个例子。现在虽说各地都不允许在小学之前进行超前教育。不过,我想绝大多数孩子都通过各种途径,在上学前学习了一些数学的基本知识。
尤其是那些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我知道有的甚至把一年级的数学课都学完了。
这里就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很多培训机构为了满足家长需要干货的焦虑心情,都是直接从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教起。
这虽然让孩子每天看起来都有满满的收获,但也给孩子建立了一个错误的认知——数学就是一系列指令和规则的集合。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孩子对数学的讨厌和恐惧都可以追溯到这个起点。
斯坦福大学教授乔·博勒之研究发现,擅长和不擅长数学的孩子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他们同数学打交道的方式和思考模式不同。
擅长的孩子面对数学时,总是拥有想要理解数学的渴望和能够理解数学的信心。
他们会努力寻找事物之间的规律和模式,认为数学是一门发展的科学,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努力去思考。
不擅长的孩子,却缺少对理解数学的渴望,也没有信心去理解。
他们觉得数学是一门僵死的科学,自己的任务就是死记硬背记住规则和套路。
也就是说,擅长的孩子是主动的,他们能体会到思考带来的快乐和成就;而不擅长的孩子是被动的,数学只不过是一遍遍验证套路的正确性而已。
这两种对数学截然不同的态度,导致了结局不同,而最开始的差别就来自于启蒙不同。
好的开始应该是让孩子自由地探索数字与形状,培养他们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
可是,大部分孩子们的数学之旅都是在记忆加减乘除的规则中稀里糊涂就开始了。
我们在个人的学习阶段都会有过这种体验,数学好的同学仿佛天生就能够很快找到最恰当的解题方法,对很多复杂公式的使用条件也能轻松掌握。
而差一些的同学,总像是脑袋不够灵光,隔着一层纱在看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斯坦福大学教授,研发了谷歌地图和眼镜,发明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塞巴斯蒂安·特龙觉得,是否具有“数学直觉”和“意义建构”的能力,对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影响。
塞巴斯蒂安写过很多关于数学的书籍,他给孩子的建议是数学启蒙要重视数字直觉和意义建构。
所谓数字直觉就是对数字的敏感性。在用公式或某个方法解题时,一定要让这个公式或者方法在直觉上说得通。
他本人的工作方法也是先在直觉上找到一个认可的解决方案,然后再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意义建构是指通过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某一情境、背景和概念进行理解。
拿各种加减乘除的法则来说,意义建构不仅需要孩子把这些法则记住,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来真正理解这些法则的原理,赋予这些法则意义。
通俗的说,就是需要孩子知道这些法则能够在生活中有什么帮助。找到它的使用场景才能深刻去理解法则。
那么,如何让孩子一直充满对数学的激情,让他们愿意以意义建构和直觉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呢?
乔·博勒之认为,在他们上学之前,这个答案非常简单,只需要让他们在玩耍中去接触数学谜题、形状和数字,并引导他们思考之间的关系即可。
按照这个思想,下面我把自己用过的一些扑克牌小游戏分享给大家,所有游戏都适合学龄前3~6岁的孩子,按照难度不同我划分了一下级别,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和发挥。
1.按正面颜色和花色挑牌
材料:4种花色A~K共52张牌
玩法:打乱顺序,要求孩子按照不同颜色和花色将A~K分成4列。如下图:
作用:训练孩子对颜色和形状的辨识能力。
2.两个数字分类游戏
材料:四种花色的2和10共8张扑克
玩法:将牌打乱,让孩子将10和2单独分成两组。
作用:训练孩子对数的认知和分类集合的感觉。
升级版:家长也可以选取其他两个差别较大的数字,或者同时分类4个数字,不断变化选取的数字,最终达到让孩子熟悉所有数字的效果
3.10以内数字认知游戏
材料:A~10一种花色共10张扑克
玩法:家长将10张扑克正面平铺在桌面上,同时点数上面的花色和数量。等小朋友熟悉后,发出移动位置的指令。比如4和7互换。
作用:锻炼小朋友的数字认知和点数的能力。
4.10以内正向排序游戏
材料:A~10一种花色共10张扑克
玩法:家长先挑出A,然后将手中的牌打乱,让孩子按正向顺序排列扑克。
作用:提高孩子对数的认知和10以内数字顺序。
5.大鱼吃小鱼游戏
材料:4种花色A~K共52张牌
玩法:洗牌后,家长和孩子各一半。每次每人拿出一张比大小。数字大的赢得另一方扑克,并存放在固定的位置。
如果数字相同则放在一边,由下次的点数决定输赢。最终手中的牌全部出完后,固定位置的牌多者胜利。
作用:掌握数的认知和大小比较。
1.数独之10缺1游戏
材料:A~10一种花色共10张扑克
玩法:将10张牌抽出一张后交给小朋友,让孩子确定少了哪一张。
作用:提高对数的认知和了解数列的基础概念。
2.正面有参考定位游戏
材料:A~10四种花色共40张扑克
玩法:横向将其中一个花色的A~10摆放好,竖向将其他花色的A顺序摆放,要求孩子按顺序填补上其他位置的扑克牌。
作用:提高孩子形状识别,数字排序及前后关系。
3.背面无参考定位游戏
材料:A~10四种花色共40张扑克
玩法:将4张A正面摆好,其余扑克打乱,背面朝上摆放。由小朋友将翻开的牌按照花色和顺序进行定位和位置调整,直到每种花色的扑克都按顺序摆放。
作用:让孩子掌握形状识别和排序知识。
4.花色记忆游戏
材料:4个花色各两张,共8张扑克
玩法:8张牌打乱后背面向上平铺桌面,每次翻开两张,如果花色一样则拿走,花色不同则翻回。家长和孩子可以轮流翻牌,最后以谁拿走的多为胜。
作用:锻炼孩子形状、位置的记忆能力。
升级版:可以每个花色增加为4张牌,来提高难度。
5.凑4宫格游戏
材料:A~4四个花色共16张扑克
玩法:拿出一个花色的A~4交给小朋友,家长将其余3个花色按照4×4宫格位置摆好(如图),让小朋友将缺失的数字补填好。规则是每一行和每一列不能有重复的数字。
作用:锻炼数字排序和逻辑思维能力。
1.组合相加凑十游戏
材料:A~9四个花色共36张扑克
玩法:洗牌后,家长和孩子轮流摸牌。手中的牌能够凑到10则可拿出,可以多张拼凑。最终手中的牌少者获胜。
作用:锻炼数字认知和加法组合运算。
2.摸牌凑相邻数游戏
材料:A~10四个花色共40张扑克
玩法:洗牌后背面朝上放于桌面,家长和孩子轮流摸牌,如果摸到牌与手中已有的某一张相差为1,比如手中有8,又摸到9,则可以将两张都拿出。最终,手中牌少者获胜。
作用:提高数的认知和相邻数的知识。
升级版:将相差为1改为相差为2,不断提高难度。可以训练孩子减法的能力。
以上12种方法,可以从集合与数列、颜色识别、形状识别、观察记忆能力、数的概念和运算等不同角度提高孩子对数字的感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 @ 2020-2028 下载无忧.All Rights Reserved
下载无忧是一个绿色、安全、免费的下载网站,提供电脑软件、网络游戏、手机应用、手机游戏下载
备案编号: 豫ICP备16017571号-3 公安备案号:41010402002332